您好,欢迎光临泰艾堂!专业的中医养生服务平台!
泰艾堂健康管理(重庆)有限公司
全国健康热线:
TaiAiTang Health Management Co.,Ltd
02349870173
双击此处添加文字
中医体质学的历史渊源
来源: | 作者:family-100 | 发布时间: 2023-02-01 | 42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       《灵枢.论痛》:“筋骨之强弱,肌肉之坚脆,皮肤之厚薄,腠理之疏密,各不同......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。"


        《素问.徵四失论》:”不适贫富贵贱,坐之薄厚,形之寒温,不适饮食之宜,不别人之勇怯......此治之三失也。“


        《灵枢.阴阳二十五人》运用以五行属性进行体质分类,划分出”木“、”火“、”土“、”金“、”水“五种基本体质类型。在五行属性分类的基础上,又与五音(角、徵、宫、商、羽)相结合 ,将上述五行再分出5个亚型,即”阴阳二十五人“。


        《黄帝内经》算是我国最早记载对人个体及群体的体质特征、体质差异、体质形成、体质变化、体质类型、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等理论要素进行了论述,成为中医体质理论形成的源头。